作为一名IT工程师,想要拥有良好的代码素养,首先要让自己的代码可维护,不给别人的维护带来巨大的成本和工作量,其次尽量保证代码的美观可读,整洁的代码人见人爱,如同阅读一本好书,令人心情愉悦。对于可读性,代码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: 1.可读性基本定理 可读性基本定理——“代码的写法应当使别人理解它所需的时间最小化”。 代码风格和原则不是一概而论的,我们经常需要对一些编码原则和方案进行取舍,例如对于三元表达式的取舍,当我们觉得两种方案都占理时,那么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可读性基本定理,无论写法多么的高超炫技,最好的代码依旧是让人第一时间能够理解的代码。 2. 有意义的名称 代码的可读性绝大部分依赖于变量和函数的命名,一个好的名称能够一针见血地帮助维护者理解逻辑,如同写文章中的“文笔”,文笔优异者总能将故事娓娓道来,引人入胜。 不过要起好名称还是很难的,尤其是我们不是以英语为母语,更是添加了一层障碍,有些人认为纠结在名称上会导致效率变低,开发第一时间应该完成需求的开发。这样说并没有错,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应当专注于功能逻辑,但不要完全忽视命名,所谓“文笔”是需要锻炼的,思考的越多,命名就会愈加的水到渠成,到后来也就不太会影响工作效率了。 在这里推荐鲍勃大叔提到的童子军规,每一次看自己的代码,都进行一次重构,最简单的重构便是改名,也许一开始觉得命名还比较贴合,但逻辑越写越不符合初始的命名了,当回顾代码时,我们可以顺手对变量和方法进行重新命名,现代编辑工具也很容易做到这一点。 文不对题的命名是最可怕的,如:
|